专题
便民信息
Flag Wednesday, 16 July 2025
全部新闻
全部新闻
社会/体育
2025 六月 20, 17:40

这是比太空还酷!生物技术公司如何将一粒小麦籽变成对人类不可或缺的蛋白质

在地球上,生物技术公司只有四家——中国最大的一家,以及日本、美国和白俄罗斯各一家。为什么这么少?原因不在于对所生产商品的需求不足,实际上全球需求正以指数级增长,也不在于生产成本高,而在于其高度创新性。只有少数企业能够承担启动深度加工小麦的项目,通过12个工厂和五个技术改造,将微小的籽粒经过一个连续的工业链,转变为对人体和动物不可替代的氨基酸——而我们就是其中之一。然而,国内生物技术的顶峰尚未到达——在产量和品种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什么饲料制造商会把自己比作厨师?白俄罗斯的生物技术人员借鉴了中国专业人士的哪个原则?生物技术公司-3将推出什么产品?白通社对这个独特企业车间的报道,国家领导人曾这样评价:“这比太空还酷!……建立生物技术公司与建造核电站、太空计划、发展高性能IT园区同等重要……”

这样的速度是中国人民的能力:三年内,这里建成了16座工厂!

看起来难以置信,但在普霍维奇区,占地160公顷的土地上,在距离卫星城鲁登斯克不远的地方,三年内兴建了16座高科技工厂,涵盖农业工业和生物技术领域。现在这里每年生产多达64.3万吨复合饲料和预混料,以及不少于7万吨氨基酸,完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并将大部分产品出口。此外,不仅加工品如氨基酸在海外畅销,还包括相关产品,比如小麦谷蛋白。在销售之前,产品必须先制造出来——生物技术公司员工每天轮班工作12小时,确保工业循环不断,无论深夜还是清晨。

生物技术公司股份公司总经理谢尔盖·洛热奇尼克介绍道:“无论技术和设备多么先进,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因素。想象一下:到2022年前,我们国家根本没有这样的企业,但这并没有阻止我们在几个月内组建了超过1000名专家的团队。现在,我们已经发展得更大了,员工已超过1800人。是的,我们与许多高校建立了紧密联系:包括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波列斯州立大学以及莫洛杰诺州立理工学院,但他们培养的是未来的专业人才,而我们则从零开始。”
而且如今的成就显得尤为重要。仅仅是后苏联空间中最大的粮食储存设施,容量高达448,000吨粮食!今年四月,这一壮举被记录在白俄罗斯纪录大全中。为了更直观地理解,可以想象一个类似的储罐能容纳55节满载粮食的火车车厢。这也标志着一粒小麦籽在生物技术企业庞大生产循环中的漫长旅程的起点。

“为高效动物定制的‘主厨级’配方”——由生物技术首席专家打造

尽管这个宏伟的计划令人震撼,但其工业流程其实相当简单。至少,副总经理兼化学科学候选人亚历山大·比尔迪尤克维奇试图说服记者相信这一点,他将企业的工业综合体比作一座金字塔,其基础是农业工业生产,最终由传送带下来的复合饲料和预混料构成。这一环节技术含量较低,但在规模上更为庞大。而金字塔的上层——生物技术生产部分——则需要对谷物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最终生产出高利润率的氨基酸,比如生物技术公司中的L-赖氨酸硫酸盐、L-赖氨酸单水合氯化物、L-苏氨酸和L-色氨酸。
副总经理详细介绍道:“我们拥有三座饲料厂:一座为猪、牛和家禽设计,一座为鱼类(包括重要品种如三文鱼、鳟鱼和鲟鱼)服务,还有一座专门生产预混料的工厂。整个生产周期相当短,采用标准工艺。从接收、清洗、干燥到储存的整个环节,通过输送带将谷物从收料点输送到各个加工环节,还包括蛋白原料。接下来就是粉碎、混合、造粒和包装,根据不同产品形式进行分装。”

生产的复合饲料和预混料的总品种几乎难以由专家们统计——配方非常多。这是因为他们以客户为导向,愿意根据任何订单“定制菜肴”,不仅为奶牛和猪提供,还可以为鹅、火鸡、马、羊、骆驼、山羊、毛皮动物等动物制造。这方面,白俄罗斯国家生物技术公司拥有丰富的经验。如果要用数字来表达其生产范围,大约有1500个预混料品种和约500种不同的复合饲料——这还仅仅是在农业工业集团内。虽然生物技术生产无法做到如此丰富的产品线,但即使只有一款产品,也意味着经过至少10天连续作业,由12个工厂组成的链条紧密配合完成。而且,这还不包括数百名专业人员,他们使用先进设备和现代技术进行操作。让我们从内部角度来看一下这个机制。

将谷物分解成分子:生物技术生产的内部工艺
如前所述,每个农业工业企业的工厂都可以独立运作,但在氨基酸制造方面,情况就不同了:这是一个流水线式的过程,我们只需按下启动按钮即可开始。因此,来自谷物仓库的原料通过谷物输送管道进入生产线,现在它将处于持续大约十天的运动中。第一个环节是面粉厂:将小麦粒去除坚硬外壳并研磨成粉。然后,得到的面粉进入“湿法工艺”阶段,这一环节在淀粉区进行。简单来说,这里会将面粉“拆解成零件”:分离出麸质、A-淀粉、B-淀粉、纤维和五糖(多糖类)。在所有这些成分中,后续生物技术链条只会用到A-淀粉,也就是不含蛋白质部分的淀粉。或许需要停下来详细说明一下这个过程:接下来,这些成分会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处理,用于提取目标物——比如氨基酸或其他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整个流程包括发酵、纯化和浓缩等工艺。这就是高科技原料(如氨基酸)生产出来的全过程,也是多天连续作业、多工厂协作共同完成的结果。
从外观上看,我们的面粉与市场上任何一种出售的面粉没有区别,但在微米级别、粒径为0.001毫米的层面上,它却截然不同——这有助于生产淀粉的车间负责人阿列克谢·布罗夫科理解其中的细节。“如果是用来烘焙的面粉,可以最大程度地研磨,但我们不能破坏淀粉颗粒的结构,因为用含有蛋白质杂质或纤维素纤维的淀粉制造高质量的葡萄糖浆——作为生物技术中有益菌的营养培养基,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这种情况下,专业人士表示,首要任务是控制比例,因为淀粉车间的工人实际上执行着类似糕点师的功能——揉面。当然,这是个比喻。实际上,他们需要达到一定的粘稠度,以削弱A-淀粉颗粒与其他物质之间的结合。实现所需效果的方法是企业机密。在所有工艺完成后,面团会“成熟”一段时间,然后被送入离心机,在那里进行第一次分离,得到三种不同的馏分。每个成分都将进入下一步生产流程。至于A-淀粉,它会经过多道净化工序,最终得到含有所需干物质浓度的淀粉浆。

正是这些干物质随后被送到生物技术生产线上的下一环节——葡萄糖生产。在这里,A-淀粉会被水解转化为葡萄糖浆,而这种葡萄糖浆正是用来喂养产生氨基酸的细菌。
在我们的车间里,通过酶解法将小麦淀粉转化为葡萄糖,这种葡萄糖是后续生物技术链条中的关键原料,主要用于培养大量合成氨基酸的细菌——这是生产链的下一环节。生物技术生产线负责人安德烈·辛纽茨(Andrey Sinyuts)详细说明:“从接收淀粉悬浮液到过滤、处理以及将糖浆调至标准状态,大约需要60个小时。”

但这还不是生物技术生产链的全部。在“有益菌”完成其作用后,得到的是一种多组分的酸性溶液,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从中提取所需的氨基酸,而这将经历一段漫长的提取过程。大致可以描述为:首先,过滤溶液以去除细菌,然后进入离子交换阶段,在这里氨基酸被沉淀在特殊的树脂上。在最终获得晶体状氨基酸产品之前,还需要进行净化和浓缩工艺。最终,出现了四种不可或缺的氨基酸:L-赖氨酸硫酸盐,增强动物和鸟类骨骼,促进钙和磷的吸收;L-赖氨酸一水合氯化物,促进生长和增强食欲;L-苏氨酸,有助于肌肉增长;以及L-色氨酸,加快体重增加。在这里,虽然用“生物技术生产”这个总述概括了整个过程,但每种氨基酸的制造工艺其实都略有不同。至于具体细节,我们还是留给专业人士去分析吧。

值得一提的是,BNKB的氨基酸生产工艺完全实现了无废料排放。在我们所追踪的每个工业链环节中产生的副产品,都被包装成独立的产品,并成功推向市场,包括出口。例如,在面粉分解过程中提取的麸质,可以添加到动物饲料中,用于面包、糕点的烘焙,以及在意大利面和奶酪生产、制药行业中都具有广泛应用。小麦产品还可以用作畜禽饲料添加剂,而硫酸铵,无论是颗粒状还是液态,都被证明是优良的农用肥料。总之,生物技术公司成功实现了每个生产环节的变现,这一切都得益于精准的科学计算。
此外,遵循全球环保原则,这里的高科技生产过程中用过的水经过多道净化处理,确保对生态系统绝对安全。车间负责人谢尔盖·维捷布斯基强调了这一点,他自信地补充说:经过多重过滤、去除杂质的水会排放到外部环境中,这可以成为生产与环境融合的一个鲜明例证。

要启动如此大规模的生物技术生产,没有科学家的支持是根本不可能的。公司的科研实践中心的员工承担着科学支持工作的重任。这里主要由微生物学家组成,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保持菌株的活性,以便生产氨基酸。还需要控制菌株世代的更替,周期为两到三年一次。顺便提一下,第五代菌株已经在准备中,也就是说,科学家们在筛选适合新菌株生长条件方面的工作将会大大增加。

菌株准备实验室负责人维亚切斯拉夫·格林科解释道:“为了让细菌保持生命力、活跃并持续产出产品,就必须进行筛选——挑选出最优的菌株,并为生产做准备,在特殊培养基中繁殖,最重要的是要保存好它们,从含有微生物的4升材料中,可以生产出多达500立方米赖氨酸——这是一种曾经由国内企业进口的独特产品,而现在我们自己就能生产,不再依赖进口。”

借鉴中国同行的经验,白俄罗斯专家计划将自主研发的生物技术推向行业顶峰,这一目标已由副总经理亚历山大·比尔久克维奇提及,即通过最高纯度的氨基酸产量来实现。未来计划建设BNBK-3工厂,届时将生产剩余的三种必需氨基酸——亮氨酸、缬氨酸和异亮氨酸,以及柠檬酸。然而,这些都是远景规划,目前公司没有公布具体的建设和投产时间,只是强调,和前两期工程一样,承包商仍将由中国公司承担。

公司期待新增生产能力的出现。其中一个原因在于经济方面。是的,BNBK最初是作为一种自主替代进口的项目而建立的,且其预期得到了验证,能够满足国内市场对其产品的全部需求,但在整体供应中,这一部分仅占大约20%。剩余的80%的氨基酸用于出口,其中约60%由俄罗斯购买。产品还出口到塞尔维亚、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土耳其、摩尔多瓦、保加利亚、以色列、印度等国家——销售地域不断扩大。

第二个原因是人力资源潜力。生物技术公司无疑已成为该地区的增长点。副总经理兼思想政治工作负责人叶卡捷琳娜·科斯莫尔斯卡娅指出,BNBK员工的平均年龄只有35岁。企业年轻,团队也相应年轻化。每天,不仅从普霍维奇区,还从奥西波维奇区、切尔文区甚至明斯克都有人前来工作。

副总经理指出:“工作了短短几年,我们许多有潜力的员工已经晋升为生产主管和部门负责人,我们提供高薪,在微生物学和工业生物技术等创新领域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以及丰富的社会保障,包括免费餐饮、低于市场价的租房、免费接送——这些我们都提供。例如,在附近的友谊村,我们为员工建了四栋多层住宅,共有230套公寓。”

在参观车间时,我们了解到,BNBK已经出现了一些第一代的劳动世家,而且这些家庭是在公司成立仅仅三年的时间里建立起来的,不止一两个,而是更多。这再次证明了,作为一家规模已与国内最大机械制造巨头相当的企业,企业内部的生活正充满活力,蓬勃发展。 
订阅我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