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通社明斯克5月1日电 白通社报道。白俄罗斯工会联合会首席劳动技术监察员保罗·曼科在白通社《国家有话说》栏目中,详解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机制。
保罗·曼科表示,企业劳动保护监管有一项有效工具——社会监督。他强调道:"白俄罗斯的社会监督由工会通过劳动技术监察、社会监察员及其他授权监督形式实施。首先我们开展定期检查,技术监察员的所有整改意见书对企业主具有强制效力。企业主须在规定期限内研究处理这些建议,并就整改情况作出书面反馈"。
监察员首要关注的是健康安全工作环境的创建、卫生生活条件的保障,以及个人和集体防护用品的配备。但仅仅提供防护装备还不够,还必须教会员工正确使用。保罗·曼科特别指出:"就连耳塞这样的基础防护品也存在使用学问——看似简单,塞进耳朵就能用。但实际上如何正确佩戴不产生不适、确保防护效果且避免长期使用导致听力损伤,这都需要专业指导"。
在生产一线,由普通员工担任的社会监察员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具备良好道德觉悟的劳动者被赋予监督权,可随时检查劳动条件。
此外,员工还可拨打热线求助。工会专家将提供咨询,必要时可赴现场解决问题。首席技术监察员特别强调道:"实话说,90%的热线投诉都源于基层沟通不畅——员工试图通过班组长或主管解决问题,却未通过工会渠道。而通常经工会介入的问题都能快速解决"。
若雇主拒不配合,工会将启动与总检察院及劳动社会保障部的联合机制。他补充道:"届时完全不同的约束机制就会生效,雇主必须履行我们的一切要求"。
尽管如此,在建筑工地等场所,仍难以杜绝所有违规行为。他解释道:"总承包商和分包商制度本应确保安全——总承包商需承担全部责任"。问题往往始于分包商再层层转包,最终招揽的街头临时工根本不懂劳动保护。多起高空坠落事故的直接原因,就是这些未经培训的工人根本不知道需要佩戴防护装备。
保罗·曼科总结道:"法律条文已臻完善,现在只剩执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