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通社明斯克6月10日电 白通社报道。白俄罗斯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视察电影制片厂期间,就再次向"白俄罗斯电影厂"提供财政支持的可能性作出强硬表态。
刚抵达电影制片厂,亚历山大·卢卡申科就向副总理娜塔莉娅·佩特克维奇抛出问题:"怎么,这里的情况真的这么糟吗?"
她回答:"需要给予支持"。
总统追问道:"什么叫'支持'?又要再来一次(拨款)吗?"
娜塔莉娅·佩特克维奇解释称,文化领域已由新团队接手管理,他们有意改善现状。但有些问题单靠他们自身无法解决,即便是基础建设方面——例如部分建筑的拆除事宜和降低运营成本的必要性。
亚历山大·卢卡申科继续质询:"也就是说,拆掉(这些建筑),情况就能好转?"
总统办公厅主任德米特里·克鲁托伊加入讨论,指出此举将降低运营成本:"现在所有(建筑)都挂在账上。"
总统当即提议解决方案:"那就从账上划掉"。
对此,德米特里·克鲁托伊回应称:"确实有这样的方案——把资产分割为两部分处理。"

总统说道:“我反而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我认为应该保留他们。让他们继续制作、销售、生存。不行就再见。到底还要帮多少次?他们实际上就是靠国家养着。从委员会和你准备的报告来看——这里提到的是国家监督委员会和总统办公厅。那他们还有什么动力工作?递个文件、签个字、往总统桌上一放:给钱吧。凭什么给钱?过去几年这已经是第三批‘新人’了,我们却一直在帮忙。”
总统简要听取了关于电影制片厂结构、员工编制、摄影棚设备情况的汇报。明斯克“白俄罗斯电影”厂区内有配备拍摄影棚的生产大楼、汽车基地,以及几栋计划拆除的闲置建筑,斯莫列维奇区还有外景场地。制片厂编制为320人,但实际在岗远未满员。例如三位副厂长职位中有两个空缺。对此总统批评指出,或许根本不需要这么多副职,关键是要确保直接负责电影制作的人员到位。

“白俄罗斯电影”制片厂下设三大主要工作室:故事片工作室、纪录片工作室和动画片工作室,此外还设有电影演员剧院-工作室。位于明斯克的摄影棚主要用于搭建布景、拍摄电影和电视项目。厂区内还设有白俄罗斯电影史主题展览馆,提供参观导览服务。目前正在制作的影片包括:计划9月教师节上映的《班主任》,年底前完成的《转折点》,以及已启动拍摄的《米奈老爹:游击传奇》(预计2026年上映)、《两人共担》和《新年快车》等作品。

谈及电影制作时,亚历山大·卢卡申科强调道:"必须符合现代审美,要有一定的节奏感。这是我的观点。"
总统不排除提供财政支持的可能性,但强调必须确保效率和回报,最终产出高质量、有市场需求的电影作品。因此,亚历山大·卢卡申科要求对人才培养、电影制作及资金拨付等环节实施"铁腕管控"。"要用三根手指捏着钱(意指审慎拨款而非滥发):给你一卢布,就得还两卢布",白俄罗斯领导人阐述了基本原则。
亚历山大·卢卡申科宣布:"现在我们要用'带刺铁丝网'把这事围起来。电影厂320个编制——没问题:你们生产、销售、自负盈亏。就从这里开始改革"。
对于那些能产出成果、提出创新理念的人才,总统明确表示应给予相应支持。国家元首强调道:"我们过去白白浪费了大量资金。现在必须把钱付给真正干活的人"。
总统还听取了关于利用"白俄罗斯电影"制片厂场地拍摄电视节目的汇报。白俄罗斯国家广播电视公司正在此制作多档热门节目。总统说道:"只要出成果,在这方面投入资金我们绝不吝啬"。

在视察电影制片厂期间,国家元首会见了即将于今年9月上映的电影《班主任》的导演基里尔·哈列茨基。亚历山大·卢卡申科打趣道:"天啊,我们居然有自己的导演!你对我们来说就像珍贵的矿藏。或许你是从别处来的?"
基里尔·哈列茨基回答道:"不,我是白俄罗斯人,艺术学院毕业的"。

亚历山大·卢卡申科说道:"感谢上帝!看来白俄罗斯还是有导演的嘛"。
据基里尔·哈列茨基介绍,《班主任》讲述了一位年轻女教师被分配到农业小镇,成为高三班级班主任的故事。影片聚焦年轻教育工作者的成长历程。导演介绍道:"这部电影适合6岁以上观众观看。也就是说一年级学生已经可以和父母或全班一起观影。影片目前处于剪辑阶段,成品会是一部非常温暖、明亮、贴近生活的作品。教育部对本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9月18日起将在全国影院上映"。

亚历山大·卢卡申科表示已了解影片内容,但提出了一条关键建议:必须真实展现农业小镇的生活风貌,因为这显然有别于明斯克等大都市的现状。总统强调道:"要避免出现思维停留在明斯克,拍摄的却是农业小镇这种割裂感"。




